昨天我們透過 Jekyll Garden 看到了 Digital Garden 的字眼,這是什麼意思呢?Digital Gardening: Explained - YouTube 這部影片用了以下文字簡述這個概念
A digital garden is an online space at the intersection of a notebook and a blog, where digital gadeners share seeds of thoughts to be cultivated in public
Digital Garden (數位花園) 是一個 Blog 與筆記交互作用的網路空間,Digital Gadenders (數位園丁) 在這裡公開分享想法,這些想法就像是被栽培的種子,會在這個空間成長、培育。
在 A Brief History & Ethos of the Digital Garden 更詳述了 Digital Garden 一詞誕生與演變的歷史,並介紹了六個關於 Digital Garden 的模式,以下文字為其文章部分目錄:
- A Brief History of Digital Gardens
- The Six Patterns of Gardening
- Topography over Timelines
- Continuous Growth
- Imperfection & Learning in Public
- Playful, Personal, and Experimental
- Intercropping & Content Diversity
- Independent Ownership
- Digital Garden 簡史
- Gardening 的六種模式
- 拓墣重於時間軸
- 持續生長
- 公開展示不完美與成長
- 玩味的、個人的、實驗性的
- 混合間作與內容多樣性
- 獨立的所有權
Digital Garden 如其名,就像是在網路上開闢一塊花園,我們將想法與知識的種子種植下去,可能只是一句話、一段文字。這些種子會隨著我們的學習不斷的的成長、更新,變成更完整的論述。
每個種子都是獨一無二的,在這裡我們不像是 Blog 一樣按照時間軸去發表,我們重視的是內容之間的雙向連結形成的拓墣。裡面內容或許是不完美的,但我們仍樂於公開,並持續培育他們。它們是較為玩味、充滿個人想法、或是實驗性質的,就算別人或去的自己有種下相同的種子,也有可能長成不同樣貌的內容,就像沒有植物會完全長得相同,同一顆種子在不同環境中長大,也會展現其獨特性。
我們透過這個花園,分享我們的學習,也幫助他人學習。裡面可能不只是文字,也包括各項圖片與多媒體,或是任何內容與知識的載體。
我們會擁有這個花園的所有權,他不應該建立在任何內容平台,這些平台就像是私人別墅或是高樓大廈中的花園,難以與眾人分享,甚至有所高強隔離。
樂於分享、勇於展現不完美、孜孜的使其持續成長,這就是 Digital Garden。
而對我來說,Blog 就像是花店,我們將花園綻放的植物們經過搭配與組合後,變成美麗的花束,成為放在店內對外販售的作品。每個作品都有我們完成的時間,但我們不一定會再持續去栽培,隨著時間過去,當有些資訊過期後,這些花束也就會凋零。
我想要的 Blog,應當是兩者合一。我可以在 Digital Garden 肆意的種植,並在覺得適當時,在 Blog 發表成文章,讀者們再經由我文章內的站內連結來到我的花園觀賞,再從一處處的花圃,經由雙向連結的步道,走向另一處我用心培育的花圃裡。